商品名称:瑞格列奈片
参考价格:¥0.0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38
生产厂商: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药品说明书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03638 |
通用名称 | 瑞格列奈片 |
性状 | |
规格 | <ol> <li>1.0mg; <br /></li> <li>2.0mg。</li> </ol> |
单位 | 盒 |
类别 | |
用药分类 | 中西药品 >心脑血管 >糖尿病 |
用法用量 | <div><p class="info">瑞格列奈片应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在口服瑞格列奈片30分钟内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本药。服药时间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钟内。 <br />请遵医嘱服用瑞格列奈片。剂量因人而异,以个人血糖而定。推荐起始剂量为0.5mg(1.0mg,半片;2.0mg,1/4片),以后如需要可每周或每两周作调整。接受其它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的病人可直接转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其推荐起始剂量为Img(1.0mg,1片;2.0mg,半片)。 <br />最大的推荐单次剂量为4mg(1.0mg,4片;2.0mg,2片)。进餐时服用:但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16mg(1.0mg,16片;2.0mg,8片)。对于衰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谨慎调整剂量。如果与二甲双胍合用,应减少瑞格列奈片的剂量。尽管瑞格列奈主要由胆汁排泄,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应慎用。</p></div> |
不良反应 | <div><p class="info"><p>低血糖:见注意事项和药物过量。 <br />在临床试验中,对2931名受试者试用了瑞格列奈。大约15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接受了3个月的瑞格列奈治疗,1000人至少6个月,另有800人至少1年。受试者(1228名)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了5个为期1年的、阳性对照的试验中的一个。这些为期1年的阳性对照药为口服磺酰脲类,包括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1年之后,瑞格列奈组有13%的患者由于副反应停止了用药,而磺酰脲组则为14%。最常见的导致停药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高血糖和相关的症状。瑞格列奈组中有16%的患者出现了轻度或者中度的低血糖,格列本脲组则为20%,而格列吡嗪组为19%。 <br />下表(表1)所列是在为期1年的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 <br />(12—24周)以及格列本脲组、格列吡嗪组相比较瑞格列奈组常见的不良反应,瑞格列奈组的不良反应大致与磺酰脲组相当。 <br /><strong>表1 报道的一般不良反应(受试患者的%)*</strong> <br /><div class="customimg"> <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148573/148573_468.jpg" class="rel"><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148573/148573_469.jpg" class="src"></div></p><p>心血管不良反应 在为期一年的瑞格列奈和磺酰脲类药物的对照试验中,两者心绞痛的发生率相当(1.8%)。胸痛的发生率,瑞格列奈组为1.8%,磺酰脲组为1.0%。选择性心血管不良反应(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和心悸)的发生率,瑞格列奈组和对照药物组没有差异,均≤1.0%。 <br />在对照比较的临床试验中,包括缺血在内的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方面,瑞格列奈组(4%)要高于磺酰脲组(3%):在一项为期1年的对照试验中,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到的几率相比,瑞格列奈治疗没有较高的死亡率。 <br /><strong>表2 瑞格列奈和磺酰尿类对照试验中*</strong></p><p><div class="customimg"> <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148573/148573_470.jpg" class="rel"><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148573/148573_471.jpg" class="src"></div></p><p>7项对照临床试验中,包括瑞格列奈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合用(n=431),单用胰岛素制剂(n=388)以及其他合用方案(磺酰脲+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者瑞格列奈+二甲双胍)(n=120)。 <br />在两项研究中,瑞格列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共有6例出现了心肌缺血这一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另一项研究中,单用胰岛素制剂的患者中则有1例出现该不良反应。 <br />其他不良反应 <br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少见临床和实验室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有眼睛异常(已知血糖水平的改变可导致暂时性的视觉异常,尤其是在开始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时,这些改变通常是一过性的)或免疫反应如脉管炎。 <br />虽然尚未确定与瑞格列奈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上市后报道的罕见不良反应如下:脱发、溶血性贫血、胰腺炎、史-约综合征以及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如黄疸和肝炎)。 <br />和噻唑烷二酮类合用治疗 <br />在一项为期24周的瑞格列奈——罗格列酮或者瑞格列奈——吡格列酮合用治疗(共有250名患者参与了合并用药试验)的临床试验中,合用组的低血糖的(血糖<50mg/dL)发生率为7%,瑞格列奈单用组为7%,噻唑烷二酮组为2%。 <br />250名瑞格列奈——噻唑烷二酮合并用药的病人中有12名出现了外周型水肿,124名单用噻唑烷二酮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报道,而瑞格列奈单用组中没有报道该不良反应。当对各治疗组的脱失率进行校正后,瑞格列奈——噻唑烷二酮合用组的患者每24周发生外周型水肿的几率为5%,单用噻唑烷二酮组的发生几率为4%。有报道,250名瑞格列奈一噻唑烷二酮合用组患者中有2名(0.8%)出现伴随充血性心肌衰竭的外周型水肿。这两名患者均有冠心病史,并在服用利尿剂后恢复。单用治疗组中并没有相关可比较的案例报道。 <br />瑞格列奈——噻唑烷二酮合用组的平均体重变化为+4.9kg。瑞格列奈一噻唑烷二酮组没有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定义为正常值上限的3倍)。</p></p></div> |
用药禁忌 | <div><p class="info">以下情况禁用: <br />1. 已知对瑞格列奈或本品中的任何赋型剂过敏的患者。 <br />2. 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依赖型,IDDM),C-肽阴性糖尿病患者。 <br />3. 伴随或不伴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p></div> |
药物相互作用 | |
储藏 | |
包装 | 铝塑包装,30片/板×1板/盒;30片/板×2板/盒。 |
有效期 | 60个月。 |
生产企业 |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剂型 | |
注意事项 | <div><p class="info"><ol><li>同其它大多数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血糖药物一样,瑞格列奈片也可致低血糖。 <br /></li><li>与二甲双胍合用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如果合并用药后仍发生持续高血糖,则不能再用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而需改用胰岛素治疗。 <br /></li><li>在发生应激反应时,如发烧、外伤、感染或手术,可能会出现血糖控制失败。这时,有必要停止服用瑞格列奈而进行短期的胰岛素治疗。 <br /></li><li>瑞格列奈片尚未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患者中进行过研究。 <br /></li><li>应尽量避免将瑞格列奈与吉非贝齐合用。如果必须合用,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因为可能需要减少瑞格列奈的用药剂量。 <br /></li><li>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一样,患者必须慎用以避免开车时发生低血糖。 <br /></li><li>肾功能不全:虽然瑞格列奈水平与肌酐清除率仅有微弱的联系,但本品的总血浆清除率在严重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中略有降低。由于肾功能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这些患者增加剂量时应谨慎(参见【药代动力学】)。 <br /></li><li>肝功能不全:在通常剂量下,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肝功能损伤患者可能暴露于较高浓度的瑞格列奈及其代谢产物。因此肝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本品。应延长剂量调整间期,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充分评估(参见【药代动力学】)。</li></ol></p></div> |
适应症/功能主治 | |
医保目录类别 | |
助字码 | RGLNP |
管理级别 | |
是否重点养护 | |
产地 | |
生产厂家 |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