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参考价格:¥0.0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60

生产厂商: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药品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30060
通用名称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性状
规格 30IU/3ml/支(特充)
单位
类别
用药分类
用法用量 <div><p class="info"><p>本品为双时相胰岛素制剂。其组份包含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p><p>在需要快并使效应延长时,通常给予本品一天一次或一天二次治疗。</p><p><strong>用量</strong></p><p>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化。个体胰岛素需要量通常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3?1.0国际单位之间。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时(如处于青春期或肥胖状态),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将会增加。而当患者体内存在残余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时,胰岛素需要量会减少。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p><p><strong>剂量调整</strong></p><p>伴发其他疾病时(特别是感染和发热),通常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增加。</p><p>伴发肾脏、肝脏疾病或者影响肾上腺、垂体或甲状腺功能的疾病时,可能需要改变胰岛素剂量。</p><p>当患者的体力活动量或进食量发生改变时,其所用的胰岛素的剂量要做相应的调整。</p><p>当患者从一种胰岛素制剂换用其他胰岛素制剂时,剂量可能会需要调整。</p><p><strong>用法</strong></p><p>皮下注射。本品绝不能用于静脉注射。</p><p>在大腿做本品的皮下注射;如方便,也可在腹壁部位、臀部或三角肌部位做皮下注射。</p><p>经大腿皮下给药比经其他注射部位给药吸收过程更加缓慢且稳定。</p><p>将皮肤捏起注射可将误操作为肌内注射的风险降到最低。注射后针头应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钟,以确保胰岛素被完全注射入体内。</p><p>为降低发生脂肪代谢障碍的风险,应在同一注射区域内持续轮换注射部位。</p><p>本品是一种预填充型注射笔,应与长度为8mm或更短的诺和针配合使用。</p><p>注射剂量的调节范围为1~60个国际单位,最小可调节剂量为1个国际单位。本品包装内附有详细的操作说明。</p><p><strong>使用注意事项</strong></p><p>本品只能和与之相配套的产品配合使用,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p><p>针头和本品均<strong>不得多人共用</strong>。其笔芯用完后,不可重新灌装使用。</p><p>冷冻过的本品不可使用。</p><p>在将本品从冰箱中取出后,建议放置至室温,再进行混匀。混匀步骤同初次使用胰岛素的混匀步骤。如果本品振摇后不呈白色均匀混悬液体,请勿使用。建议患者在每次注射后将所用针头丟弃。</p></p></div>
不良反应 <div><p class="info"><p><strong>a.安全性概述</strong></p><p>在本品使用过程中,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试验及上市使用后的观察结果表明,低血糖发生频率随着患者人群、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详细内容请参见c部分。</p><p>胰岛素治疗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屈光不正、水肿和注射部位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皮肤发红、皮疹、炎症、瘀青、肿胀和瘙痒)。这些现象通常为一过性的。对血糖控制的快速改善可能会引起急性神经痛,这种症状通常是可逆的。尽管快速改善血糖控制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能会暂时性恶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长期改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p><p><strong>b.不良反应列表</strong></p><p>临床试验资料显示,本品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下表所列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按照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中描述的发生频率和系统器官类别进行分类。其+发生频率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分类: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且<1/10),偶见(≥1/1,000且<1/100),罕见(≥1/10,000且<1/1,000),十分罕见(<1/10,000)及尚不明确(难以根据现有数据予以评价)。</p><p><div class="customimg"> <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55573/55573_413.png" class="rel"><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55573/55573_413.png" class="src"></div></p><p><div class="customimg"> <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55573/55573_419.png" class="rel"><img src="http://image.hxky.cn/340/55573/55573_419.png" class="src"></div>*请参见c部分</p><p><strong>c.部分不良反应介绍</strong></p><p><strong>过敏反应</strong></p><p>全身性过敏反应(包括全身性皮疹、瘙痒、出汗、胃肠道不适、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以及昏晕或丧失知觉)十分罕见,但有可能危及生命。</p><p><strong>低血糖</strong></p><p>在本品使用过程中,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给药量远高于其需求量时,可导致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以及暂时性或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低血糖症状通常会突然发生。这些症状包括出冷汗、皮肤苍白发凉、乏力、神经紧张或发抖、焦虑、异常疲倦或虚弱、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饥饿感、视觉异常、头痛、恶心和心悸。</p><p><strong>脂肪代谢障碍</strong></p><p>脂肪代谢障碍为偶见不良反应。</p><p>注射部位可能会发生脂肪代谢障碍。</p></p></div>
用药禁忌 <div><p class="info"><p>对中活性成份或其他成份过敏者。</p><p>低血糖发作时。</p></p></div>
药物相互作用
储藏
包装 <p>由聚丙烯制成的预填充式多剂量抛弃型注射笔包括:3ml笔芯(Ⅰ型玻璃制成),活塞(溴丁基)
有效期
生产企业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
剂型
注意事项 <div><p class="info"><p>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时,会引起<strong>高血糖</strong>(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高血糖的首发症状通常在大约数小时到数天内逐渐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尿频、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干红、口干和食欲不振以及呼吸出现丙酮气味。</p><p>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出现高血糖若不予以治疗,最终可导致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糖尿病酮症酸中</p><p>胰岛素给药量远高于其需求量时,可导致<strong>低血糖</strong>。漏餐或进行无计划的、高强度体力活动,可导致低血糖。</p><p>血糖控制有显著改善的患者(如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低血糖的先兆症状会有所改变,应提醒患者注意。</p><p>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能不出现常见的低血糖先兆症状。</p><p>患者换用不同类型或品牌的胰岛素制剂,必须在严密的医疗监控下进行。以下方面的变化均可能导致所需胰岛素剂量改变:药物浓度、品牌(生产商)、类型、来源(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和/或生产工艺。</p><p>患者在从其曾用胰岛素产品换用本品时,可能需要调整每日注射次数或是进行剂量调整。</p><p>患者换用本品时,可在首次给药时,或者在开始治疗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进行剂量调整。</p><p>与所有的胰岛素治疗相同,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疼痛、皮肤发红、皮疹、炎症、瘀青、肿胀和瘙痒。在注射区域内持续更换注射部位可以帮助减少或预防这些反应的发生。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到几周内消失。因为注射部位反应而停止使用本品的情况极为罕见。</p><p>跨时区的旅行可能会打乱患者以往进餐和用药规律,因此事先应咨询医生并获得相应的指导。</p><p>本品不能用于胰岛素输注泵。</p><p>本品中所含的间甲酚,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p><p>运动员慎用。</p><p><strong>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的联合用药</strong></p><p>已有唾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联合用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例被报告,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在考虑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时,应该注意此种风险。</p><p>当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与症状,是否出现体重增加和水肿。如发生任何心脏症状的恶化,应停止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p><p><strong>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strong></p><p>低血糖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在这些能力异常重要的情况下(如在驾驶汽车或操作机械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风险。</p><p>应特别提醒患者注意避免在驾驶时出现低血糖,尤其是低血糖先兆症状不明显或缺乏及以往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在上述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患者能否安全操作。</p></p></div>
适应症/功能主治
医保目录类别
助字码 JDBSWHCRYDSZSYYH30R
管理级别
是否重点养护
产地
生产厂家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