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米格列奈钙片
参考价格:¥0.0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073
生产厂商:
功能主治: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仅限用于经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在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
药品说明书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00073 |
通用名称 | 米格列奈钙片 |
性状 | |
规格 | 5mg;10mg(以米格列奈钙二水合物计) |
单位 | |
类别 | |
用药分类 | |
用法用量 | <div><p class="info"><p>餐前5分钟内口服。通常成人每次10mg,每日3次。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酌情调整剂量。 </p><p><strong>用法用量的注意事项:</strong> <br />餐后服用本品,由于不能快速吸收,所以会降低效果。为了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升高,须于临餐前(5分钟以内)口服。 </p>另外,有报告表明,由于本品口服后能迅速发挥药效,餐前30分钟给药后,餐前15分钟血中的胰岛素即上升而用餐开始时血糖降低,故可能诱发用餐开始前的低血糖。</p></div> |
不良反应 | <div><p class="info"><p>在迄今为止所进行的1142例临床试验中,报告有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45例(21.5%)。主要不良反应除低血糖症状(5.8%:参照【临床试验】)外,还有腹胀(1.7%)、便秘(1.2%)、腹泻(1.1%)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痛(1.0%)等。 </p><p>另外总病例1137例中有245例(21.5%)出现临床检查值异常,其中主要有丙酮酸升高(6.4%)、γ-GTP升高(4.1%)、乳酸升高(2.9%)、ALT(GPT)升高(2.8%)、游离脂肪酸升高(2.1%)等。 </p><p><strong>严重不良反应:</strong> </p><p><strong>1. 心肌梗塞(0.1%):</strong> 因有报道出现心肌梗塞,因此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p><p><strong>2. 低血糖:</strong>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眩晕、饥饿感、震颤、乏力感、冷汗、意识丧失等),若确认为低血糖症状时,采取给予蔗糖、葡萄糖或者含有足量葡萄糖的清凉饮料等适当措施。但是,在联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引起低血糖时,因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延迟二糖类的消化吸收,故不得给予蔗糖,而应采取给予葡萄糖等适当措施。另外,考虑减量至1次5mg,并慎重给药。 </p><p><strong>3. 肝功能损害:</strong>因可能会出现伴有AST(GOT)、ALT(GPT)、γ-GTP显著升高的肝功能损害情况。需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p><p><strong>其它不良反应:</strong> </p><table border="1"> <tbody> <tr> <td> </td> <td>发生率不详</td> <td>5%以上</td> <td>0.1~5%</td> </tr> <tr> <td>代谢系统</td> <td> </td> <td>低血糖症状(眩晕、饥饿感、震颤、乏力(感)、冷汗、发汗、意识模糊、倦怠(感)、心悸、头重(感)、眼皮沉重(感)、恶心、情绪不良、麻木(感)、嗜睡、行走困难、打哈欠等)</td> <td> </td> </tr> <tr> <td>消化系统</td> <td> </td> <td> </td> <td>口腔粘膜炎、口渴、胸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感、胃炎、胃痛、胃溃疡、肠胃炎、腹胀、腹痛、肛门排气次数增加、腹泻、大便变软、便秘、饥饿感、食欲不振、食欲亢进</td> </tr> <tr> <td>皮肤</td> <td>出疹</td> <td> </td> <td>湿疹、瘙痒(症)</td> </tr> <tr> <td>运动系统</td> <td> </td> <td> </td> <td>肌肉痛、关节痛、下肢痉直</td> </tr> <tr> <td>神经精神系统</td> <td> </td> <td> </td> <td>头痛、眩晕、嗜睡、麻木(感)、精神紧张、情绪亢进</td> </tr> <tr> <td>耳</td> <td> </td> <td> </td> <td>耳痛</td> </tr> <tr> <td>肝脏</td> <td> </td> <td> </td> <td>AST(GOT)升高、ALT(GPT)升高、γ-GTP升高、LDH升高、总胆红素升高</td> </tr> <tr> <td>循环系统</td> <td> </td> <td> </td> <td>心悸、心室性期外收缩、血压升高</td> </tr> <tr> <td>呼吸系统</td> <td> </td> <td> </td> <td>咳嗽、感冒症状</td> </tr> <tr> <td>肾脏、泌尿系统</td> <td> </td> <td> </td> <td>肾囊肿、尿频、蛋白尿、尿潜血</td> </tr> <tr> <td>其它</td> <td>浮肿、脱发</td> <td>丙酮酸升高</td> <td>倦怠(感)、冷汗、面色潮红、胸部不适感、右下肋部疼痛、四肢痛、体重增加、乳酸升高、游离脂肪酸升高、总胆固醇升高、LDL胆固醇升高、甘油三脂升高、尿酸升高、血钾升高</td> </tr> </tbody> </table></p></div> |
用药禁忌 | <div><p class="info">下列患者应禁用本品: <br />1. 严重酮症,糖尿病性昏迷或昏迷前期,1型糖尿病患者(因必须输液及使用胰岛素迅速降低高血糖,所以不适于使用本品)。 <br />2. 严重感染,围手术期,重度外伤患者(因必须使用胰岛素迅速控制血糖,所以不适于使用本品)。 <br />3. 对本品成份有过敏史的患者。 <br />4. 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p></div> |
药物相互作用 | |
储藏 | |
包装 | 铝塑泡罩式(聚氯乙烯/铝箔)包装,20片/盒。 |
有效期 | |
生产企业 | 橘生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剂型 | |
注意事项 | <div><p class="info"><p><strong>重要注意事项:</strong> </p><ol><li>本品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从事高空作业,汽车驾驶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如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使用蔗糖、葡萄糖或饮用富含葡萄糖的饮料等方法处理。但是,在联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引起低血糖时,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延迟二糖类的消化吸收,故不得给予蔗糖,而应采取给予葡萄糖的处理措施。</li><li>本品给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糖,密切观察,本品给药2~3个月效果仍不明显可考虑变更治疗方法。 <br /></li><li>本品给药过程中存在需要停药或减量的情况,此外,还可能由于患者不重视或合并感染等因素导致效果不足或失效。故应在密切观察食物摄取量、血糖值、以及是否存在感染因素等的基础上,即时决定是否适合继续给药,选择给药剂量、以及更适当的药物等。 <br /></li><li>本品可迅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作用位点与磺酰脲类制剂相同,但与磺酰脲类制剂对血糖控制的协同作用及安全性尚未确认,故不可与磺酰脲类制剂合用。 <br /></li><li>本品与胰岛素增敏剂(如盐酸吡格列酮)及双胍类制剂等合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确立。 <br /></li></ol><p><strong>下列患者应慎用本品:</strong> <br />1. 肝功能不全患者(肝脏是本品的主要代谢器官之一,因此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此外,有使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br />2. 肾功能不全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血浆中药物原形消除半衰期延长的报道,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br />3. 以下患者或状态: <br />(1)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报告发生心肌梗塞)。 <br />(2)脑垂体功能不全或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br />(3)腹泻,呕吐等胃肠功能不全患者(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br />(4)营养不良,饥饿,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身体虚弱(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br />(5)剧烈运动(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br />(6)过度饮酒者(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br />(7)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通常生理机能低下)。 </p><strong>使用中的注意事项:</strong> <br />医生交给患者药品之前要指导患者正确服药,需将药片从硬质铝箔(PTP)板内挤出后方可服用。(在日本曾有报道,因误服PTP包装而刺入食道黏膜,进而引起食道穿孔,导致纵隔窦炎的严重并发症)。</p></div> |
适应症/功能主治 | |
医保目录类别 | |
助字码 | MGLNGP |
管理级别 | |
是否重点养护 | |
产地 | |
生产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