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诺和泰/Ozempic)

参考价格:¥0.0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J20210015

生产厂商: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药品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J20210015
通用名称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诺和泰/Ozempic)
性状
规格 1.34mg/ml,3ml(预填充注射笔)
单位
类别
用药分类 处方药
用法用量 司美格鲁肽的起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4周后,应增至0.5mg每周一次。在以0.5mg每周一次治疗至少4周后,剂量可增至1mg每周一次,以便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本品0.25mg并非维持剂量。不推荐每周 剂量超过1mg 当司美格鲁肽用于联合已有的二甲双脑治疗时,可维持当前二甲双服剂量不变
不良反应 安全性特征总结 在8项IIa期试验中,共有4792 例患者暴露于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胃肠系统疾病,包括恶心(十分常见)、腹泻(十分常见)和呕吐(常见)。通常,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且持续时间较短。 不良反应列表 表1列出了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IIa期试验中确定的不良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描述)。不良反应的频率是基于IIa期试验(不包括心血管结局试验)的汇总数据得出(详见表格后文字) 按照系统器官分类和绝对频率列出不良反应。频率定义为:十分常见:(≥1/10) ;常见: (≥1/100 至<1/10) ;偶见: (≥1/1000 至<1/100) ;; 罕见:(≥1/10000至<1/1000)和十分罕见: (<1/10000) 。在每个频率分组中,不良反应均按照严重性降低的顺序列出。 2年心血管结局和安全性试验 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不良反应特征与其他IIa期试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相似(详见[临床试验] )。 部分不良反应描述 低血糖 本品单药治疗时,并未观察到严重低血糖事件。主要在本品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观察到严重低血糖(联合磺脲类药物时1.2%的受试者,0.03例事件/患者年;联合胰岛素时1.5%的受试者,0.02 例事件/患者年)。本品与磺脲类药物之外的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时,观察到的低血糖事件非常少(0.1%受试者,0.001 例事件/患者年)。 胃肠道不良反应 司美格鲁肽0.5mg 组和1mg组分别有17.0%和 19.9%的 患者发生恶心,12.2%和13.3%的患者腹泻,6.4%和8.4%的患者呕吐。大多数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且持续时间短。分别有3.9%和5%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这些事件最常在治疗的最初几个月内报告。 低体重患者使用本品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胃肠道副作用。 急性胰腺炎 在Ila期试验中,经裁定确认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在司美格鲁肽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3%和0.2%。在为期2年的心血管结局试验中,经裁定确认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在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0.5%和0.6% (见[注意事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 一项为期2年的临床试验研究了3297 例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伴有心血管高风险,糖尿病病程长以及血糖控制不佳。在这项试验中,与安慰剂组 (1.8%)相比,司美格鲁肽治疗组(3.0%)有更多的患者发生了裁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事件。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也观察到了这一结果。治疗差异出现在治疗早期并且持续整个试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系统评价仅在心血管结局试验中进行。在长达1年的临床试验中,共纳入了4807 例2型糖尿病患者,司美格鲁肽组(1.7%) 和对照药物组(2.0%)所报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比例相似。 因不良事件而停药 使用本品0.5mg和1mg治疗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的发生率分别为6.1%和8.7%,而安慰剂组是1.5%。导致停用司美格鲁肽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事件。 注射部位反应 本品0.5mg和1mg治疗的患者分别有0.6%和0.5%报告注射部位反应(如注射部位皮疹、红斑)。这些反应通常为轻度。 免疫原性 与含蛋白或肽类的药品的潜在免疫特性-致,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后可能会产生抗体。基线后任何时间点抗司美格鲁肽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比例很低(1-2%),且试验结束时没有患者产生抗司美格鲁肽中和抗体或具有内源性GLP-1中和效应的抗司美格鲁肽抗体。 心率升高 曾有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发生心率升高的情况。在Ila 期试验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中,观察到平均每分钟心跳(bpm) 从基线72-76次增加1到6次。在伴有心d管风险的受试者中进行的--项长期试验中,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在治疗2年后心率升高>10bpm的比例为16%,而安慰剂组受试者在治疗2年后心率升高> 10bpm的比例为11%。. 疑似不良反应的报告 药品批准上市后报告疑似不良反应十分重要,以便对药品的受益/风险平衡进行持续监测。医疗专业人士应通过国家相关报告系统报告任何疑似不良反应。[禁忌] 对本品活性成份或本品中任何辅料过敏者。 甲状腺髓样癌(MTC)个人既往病史或家族病史,或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MEN2) (见 [注意事项] )。
用药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储藏
包装
有效期 36个月
生产企业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剂型
注意事项 本品不得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品并非胰岛素的替代品。 尚无本品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使用经验,因此不推荐此类患者使用本品。 胃肠道反应 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与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关。在治疗伴肾功能损害患者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因为恶心、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而脱水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见[不良反应] )。 急性胰腺炎 曾有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情况。应当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症状。如果怀疑胰腺炎,应停用本品;如确诊为胰腺炎,不应再使用本品进行治疗。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低血糖 接受本品联合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可能会增高。开始本品治疗后,可以通过减少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来降低低血糖风险(见[不良反应]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接受胰岛素和司美格鲁肽治疗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观察到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见[不良反应] )。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品时应慎重。应依照临床指南,对此类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治疗。血糖控制的迅速改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过性加重相关,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作用机制。 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 在司美格鲁肽临床相关血浆暴露水平下,小鼠和大鼠终身暴露后,会引起甲状腺c细胞肿瘤(腺瘤和癌)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和治疗持续时间依赖性升高。目前尚不清楚司美格鲁肽是否会引起人类甲状腺C细胞肿瘤,包括甲状腺髓样癌(MTC),因为尚未确定司美格鲁肽诱导的啮齿类动物甲状腺C细胞肿瘤与人类的相关性。 另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在上市后报告了MTC病例;这些报告中.的数据尚不足以确定或排除人类中MTC与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品禁用于有MTC个人既往病史或家族病史的患者,或MEN2患者。应告知患者使用本品可能的MTC风险,以及甲状腺肿瘤的症状(例如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持续性声音嘶哑)。 对于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为早期发现MTC而常规进行血清降钙素或甲状腺超声监测的价值尚不明确。由于血清降钙素检测特异性低以及甲状腺疾病的背景发病率高,这些监测可能增加不必要程序的风险。血清降钙素值显著升高可能提示MTC,MTC患者的降钙素值通常>50ng/L。如果检测了血清降钙素并发现 11:13:21 升高,应进一步评估该患者。对于在体格检查或颈部影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也应进一步评估。 急性肾损害 在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中,已有关于急性肾损害和慢性肾衰竭加重的上市后报告,这些病例有时可能需要血液透析。这些事件中有些发生在没有己知的基础肾病的患者中。大多数报告的事件发生在既往出现过恶心、呕吐、腹泻或脱水的患者中。对于报告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在开始使用本品或进行剂量递增时监测其肾功能。 过敏反应 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曾有报告严重的过敏反应( 如速发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如发生过敏反应,应停用本品;立即给予标准治疗,并监测患者直至体征和症状消退。切勿用于既往对本品过敏的患者(见[禁忌] )。 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有引起速发过敏反应和血管性水肿的报告。既往曾对另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有血管性水肿或速发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应慎用本品,因为尚不明确此类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后是否更容易发生速发过敏反应。钠含量 本品每剂含钠小于1mmol (23mg) ,即基本上“无钠”。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司美格鲁肽对驾驶车辆或使用机器的能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当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应建议患者在驾驶和使用机器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低血糖(见[注意事项] )。 使用和其他操作的特别注意事项 注射笔仅供一人使用。 本品仅在无色或几乎无色澄明时才可使用。 本品不得在冷冻后使用。 本品应使用长度不超过8mm的针头给药。本注射笔应与一次性的诺和针配合使用。 本品不包含针头。
适应症/功能主治
医保目录类别
助字码 SMGLTZSY
管理级别 冷链
是否重点养护
产地
生产厂家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