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注射用更昔洛韦
参考价格:¥0.0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826
生产厂商: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1.预防可能发生于有巨细胞病毒感染风险的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病。2.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药品说明书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5826 |
通用名称 | 注射用更昔洛韦 |
性状 | |
规格 | 0.25g(按C9H13N5O4计) |
单位 | g |
类别 | |
用药分类 | 处方药 |
用法用量 | 1 诱导期:静脉滴注 按体重一次5mg/kg,每12小时1次,每次静滴1小时以上,疗程14~21日,肾功能减退者剂量应酌减。肌酐清除率为50~69ml/分钟时,每12小时静脉滴注2.5mg/kg;肌酐清除率为25~49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2.5mg/kg;肌酐清除率为10~24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1.25mg/kg;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时,每周给药3次,每次1.25mg/kg于血液透析后给予。2 维持期:静脉滴注 按体重一次5mg/kg,一日1次,静滴1小时以上。肾功能减退者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为50~69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2.5mg/kg;肌酐清除率为25~49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1.25mg/kg;肌酐清除率为10~24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0.625mg/kg;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时,每周给药3次,每次0.625mg/kg于血液透析后给予。3 预防用药:静脉滴注 按体重一次5mg/kg,滴注时间至少1小时以上,每12小时1次,连续7~14日;继以5mg/Kg,一日1次,共7日。本品静脉滴注时,配制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患者体重确定使用剂量,用适量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使之溶解,浓度达50mg/ml,再注入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100ml 中,滴注液浓度不得大于10mg/ml。 |
不良反应 | 1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用药后约40%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减低至1000/mm3以下,约20%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减低至50000/mm3以下,此外可有贫血。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异常、紧张、震颤等,发生率约5%,偶有昏迷、抽搐等。3 可出现皮疹、瘙痒、药物热、头痛、头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血尿、血尿素氮增加、脱发、血糖降低、水肿、周身不适、肌酐增加、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等;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视网膜炎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剥离。 |
用药禁忌 | 对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
储藏 | |
包装 | 西林瓶装 1瓶/盒 |
有效期 | 36个月 |
生产企业 |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剂型 | |
注意事项 | 临床前动物试验,本品可引起致突变、致畸及致癌,因此,临床应用于人体时应考虑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 本品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因此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少于500×109个/微升或血小板计数少于25×103个/微升的病人,不可应用本品。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参阅剂量与用法)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的影响 病人接受本品后可出现癫痫发作,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精神混乱和/或昏迷。假如出现这些症状,会影响病人驾驶和操作机器的能力。 特别说明 配制溶液及操作说明 由于本品有致癌及诱变活性,在其操作过程中应小心,避免吸入或与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本品溶液为碱性(pH约为11),一旦接触了皮肤或粘膜,应用肥皂及水彻底冲洗;如接触了眼睛,则应用清水反复彻底淋洗。 稳定性 如超过包装上标明的使用期限即不可再使用。 |
适应症/功能主治 | |
医保目录类别 | |
助字码 | ZSYGXLW |
管理级别 | 普药 |
是否重点养护 | |
产地 | |
生产厂家 |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